一注备考
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结构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内容 3.3.1
承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 3.3.2
疲劳验算 6.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计算内容 3.4.1
裂缝
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类 3.4.4
最大裂缝限值 3.4.5
裂缝宽度验算 7.1.1
最大裂缝宽度计算 7.1.2
纵向钢筋等效应力 7.1.4
挠度
受弯构件挠度限值 3.4.3
短期刚度 7.2.3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刚度 7.2.2
挠度计算与最小刚度原则 7.2.5
耐久性
设计内容 3.5.1
环境类别 3.5.2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5.3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3.5.5
自振频率验算 3.4.6
一般规定
结构重要性系数 3.3.2
材料
混凝土
选用要求 4.1.2
轴心强度标准值 4.1.3
轴心强度设计值 4.1.4
弹性模量 4.1.5
钢筋
选用要求 4.2.1
强度标准值 4.4.2
强度设计值 4.2.3
结构分析
分析模型
弹性分析-结构构件刚度确定 5.3.2
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
构造规定
伸缩缝
最大间距 8.1
适当减小间距 8.2
适当增大间距 8.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8.2
减小保护层的情况 8.2
环境类别 8.2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8.5
卧置于地基上混凝土板 8.5.2
钢筋锚固
计算公式 8.3.1
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8.3.2
纵向受拉钢筋 8.3.3
纵向受压钢筋 8.3.4
承受动力荷载的预制构件8.3.5
考虑抗震时 11.1.7
钢筋搭接
绑扎钢筋 8.4.2
搭接长度 8.4.4
机械连接 8.4.7
受压钢筋搭接 8.4.5
焊接 8.4.8
需进行疲劳验算构件 8.4.9
考虑抗震时 11.1.7
受弯构件
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单筋梁
确定基本参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钢筋抗拉强度 4.2.3
系数α1 6.2.6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6.2.7
混凝土保护层 8.2.1
钢筋截面积
承载力计算
验证最小配筋率 8.5.1
受压区高度x计算
计算公式 6.2.10-2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3 如不符合,取x=xb
弯矩设计值计算 6.2.10-1
配筋计算
受压区高度x计算
计算公式 6.2.10-1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3
配筋计算 6.2.10-2
验算最小配筋率 8.5.1
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双筋梁
确定基本参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钢筋抗拉强度 4.2.3
系数α1 6.2.6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6.2.7
混凝土保护层 8.2.1
钢筋截面积As、As'
承载力计算
验算最小配筋率 8.5.1
受压区高度x计算
计算公式 6.2.10-2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3 如不符,取x=xb 6.2.10-4 如不符,取x=xb
弯矩设计值计算 6.2.10-1
判断是否需要双筋梁,即计算xb时的弯矩
配筋计算
受压区高度x假定xb
计算公式 6.2.10-1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3
配筋计算
As' 6.2.10-1 As 6.2.10-2
验算最小配筋率 8.5.1
若已知受压侧配筋
受压区高度x计算
计算公式 6.2.10-1 如不符,说明受压区配筋小,按两侧配筋未知计算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4 如不符,取6.2.14
配筋计算 6.2.10-2
验算最小配筋率 8.5.1
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确定基本参数
受压翼缘宽度 5.2.4
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钢筋抗拉强度 4.2.3
系数α1 6.2.6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6.2.7
混凝土保护层 8.2.1
承载力计算
类型判别 fyAs≤α1fcbf'hf'
成立,第一类 按矩形截面计算
不成立,第二类
验算最小配筋率 8.5.1
受压区高度x计算
计算公式 6.2.11-3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3 如不符,取x=xb
弯矩设计值计算 6.2.11-2
若受拉钢筋未知,则取x=xb计算M
配筋计算
类型判别 M≤α1fcbf'hf'(h0-hf'/2)
成立,第一类 按矩形截面计算
不成立,第二类
受压区高度x计算
计算公式 6.2.11-2
验算是否符合条件 6.2.10-3 如不符,取x=xb
弯矩设计值计算 6.2.11-3
验算最小配筋率 8.5.1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无腹筋板 6.3.3
箍筋梁
确定基本参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钢筋抗拉强度 4.2.3
混凝土保护层 8.2.1
箍筋截面积Asv1 附录A
承载力计算
验算配箍率 9.2.9-3
计算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仅箍筋 6.3.4
箍筋+弯起钢筋 6.3.5
考虑抗震时 11.3.4
截面复核
不考虑抗震 6.3.1
考虑抗震时 11.3.3
配筋计算
验算截面
不考虑抗震 6.3.1
考虑抗震时 11.3.3
验算是否计算箍筋 6.3.7
否,按构造配置 9.2.9
是,↓
箍筋计算
仅箍筋 6.3.4
箍筋+弯起钢筋 6.3.5
考虑抗震时 11.3.4
验算配箍率、箍筋间距和最小直径 9.2.9
受拉构件
受拉承载力
轴心受拉
计算公式 6.2.22
验算配筋率 8.5.1
偏心受拉
大偏心 6.2.23-1
小偏心 6.2.23-2
对称配筋 6.2.23-3
受剪承载力
箍筋计算
验算截面条件 6.3.1
计算剪跨比 6.3.12
计算箍筋用量 6.3.14
箍筋构造措施 6.3.12
受冲切构件
受冲切承载力
无箍筋或弯起钢筋 6.5.1
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 6.5.3
截面验算 6.5.3-1
配筋计算 6.5.3-2
当板有开洞时 6.5.2
矩形截面柱的阶形基础 6.5.5
构造要求 9.1.11
局部受压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6.6.1
截面限制 6.6.3
素混凝土局部受压 附录D.5.1
受扭构件
纯扭构件
承载力计算
受扭塑性抵抗矩 6.4.3
扭矩的分配 6.4.5
验算最小配筋率
纵筋最小配筋率 9.2.5
箍筋最小配筋率 9.2.10
承载力计算 6.4.4
验算截面尺寸 6.4.1
配筋计算
受扭塑性抵抗矩 6.4.3
扭矩的分配 6.4.5
验算截面尺寸 6.4.1
是否仅构造配筋 6.4.2
配筋计算 6.4.4
取ξ=1,计算箍筋配筋 6.4.4-1 计算纵筋配筋 6.4.4-2
验算最小配筋率
纵筋最小配筋率 9.2.5
箍筋最小配筋率 9.2.10
压扭构件 6.4.7
剪扭构件
受扭塑性抵抗矩 6.4.3
扭矩的分配 6.4.5
验算截面尺寸 6.4.1
是否简化计算 6.4.12
配筋计算 6.4.8(抗剪箍筋计算、抗扭箍筋计算、抗扭纵筋计算)
验算最小配筋率
纵筋最小配筋率 9.2.5
箍筋最小配筋率 9.2.10
剪弯扭构件 6.4.13
轴心受压构件
配置箍筋的轴压构件
确定基本参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钢筋抗拉强度 4.2.3
混凝土保护层 8.2.1
配筋面积 附录A
承载力计算
构件截面面积的判断 6.2.25(3%)
验算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 8.5.1
最大配筋率 9.3.1-1(5%)
承载力计算 6.2.25
配筋计算
配筋计算 6.2.25
验算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 8.5.1
最大配筋率 9.3.1-1(5%)
构件截面面积的判断 6.2.25(3%)
配置箍筋
箍筋直径 9.3.2-1
箍筋间距 9.3.2-2
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压构件
确定基本参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 4.1.4
钢筋抗拉强度 4.2.3
混凝土保护层 8.2.1
配筋面积 附录A
承载力计算
验算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 8.5.1
是否考虑间接钢筋影响的5条验算(6.2.16注释及配筋率的3%)
考虑间接钢筋影响,承载力计算 6.2.16
不考虑间接钢筋影响,承载力计算 6.2.15
配筋计算 砼P501
偏心受压构件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
配筋计算
初始偏心距 e0=M/N ea=max(20,L偏心/30) 6.2.5
e 6.2.17-3
e'=ei-h/2+as'
受压区高度 x=N/α1fcb
大小偏心判断及配筋计算
x≤ξbhb 大偏心
x<2as' As=As'=Ne'/fy/(h-as-as') 6.2.14
x>2as' As=As' 6.2.17-2
x>ξbhb 小偏心
ξ 6.2.17-8
As=As' 6.2.17-7
配筋率验算
一侧最小配筋率 8.5.1
截面最小配筋率 8.5.1
最大配筋率 9.3.1-1
承载力计算
已知N,求M
受压区高度 x=N/α1fcb
大小偏心判断及偏心距
x≤ξbhb 大偏心
x<2as' e'=fyAs(h-as-as')/N 6.2.14
x>2as' e 6.2.17-2
x>ξbhb 小偏心
初始偏心距 e0=ei-ea ea=max(20,L偏心/30) 6.2.5
M=Ne0
已知e0求N
e 6.2.17-3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联立方程 6.2.17-1、6.2.17-2
大小偏心判断及N
x≤ξbhb 大偏心
x<2as' N=fyAs(h-as-as')/e' 6.2.14
x>2as' e 6.2.17-1
x>ξbhb 小偏心
工字形截面
受压构件计算
柱的长度计算
单层刚性屋盖 6.2.20-1
多层框架结构 6.2.20-2
考虑二阶效应
判断 6.2.3
验算杆端弯矩比
M1/M2>0.9 考虑二阶效应
M1/M2≤0.9 验算轴压比
F/fcA>0.9 考虑二阶效应
F/fcA≤0.9 验算长细比
lc/i>34-12M1/M2 考虑二阶效应
lc/i≤34-12M1/M2 不考虑二阶效应
非排架柱考虑二阶效应的弯矩设计值 6.2.4
排架柱考虑二阶效应的弯矩设计值 B.0.4
受压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截面验算 6.3.11
偏心受压斜截面
不考虑抗震 6.3.12
仅配箍筋时 6.3.13
考虑抗震时 11.4.7
偏心受拉斜截面
不考虑抗震 6.3.14
考虑抗震时 11.4.8
双向受剪斜截面
不考虑抗震 6.3.17
考虑抗震时 11.4.10
截面验算
不考虑抗震 6.3.16
考虑抗震时 11.4.10
构件基本规定
梁
纵向配筋
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9.2.1
梁端下部纵筋锚固长度 9.2.2
纵向受拉钢筋截断时的延伸长度 9.2.3
梁内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9.2.5
梁上部纵向构造钢筋 9.2.6
横向配筋
箍筋配置 9.2.9
弯剪扭构件的箍筋配筋 9.2.10
局部配筋
集中荷载作用点的附加钢筋 9.2.11
梁内弯折处的附加钢筋 9.2.12
梁的构造钢筋 9.2.14 腰筋 9.2.13
板
双向板与单向板 9.1.1
板的跨厚比 9.1.2-1
板的厚度 9.1.2-2
板中受力钢筋间距 9.1.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9.1.4
板的受力钢筋 9.1.6
板的分布钢筋 9.1.7
配置温度收缩钢筋 9.1.8
柱
纵向钢筋配置 9.3.1
箍筋配置 9.3.2
梁柱节点
框架中间层
端节点 梁纵向钢筋 9.3.4
中间节点 梁纵向钢筋 9.3.5
框架顶层
梁柱钢筋搭接 9.3.7
柱纵向钢筋 9.3.6
梁上部纵向钢筋面积 9.3.8
牛腿
墙
墙厚要求 9.7.1
预埋件及吊环
吊环 9.7.6
预埋件
基本材料规定 9.7.1
直锚筋预埋件 9.7.2
弯折锚筋预埋件 9.7.3
预埋件锚筋的构造要求 9.7.4
考虑抗震时 11.1.9
砌体结构
材料
材料等级强度 3.1.1
砌体计算指标
抗压强度设计值 3.2.1
抗拉、抗弯、抗剪强度设计值 3.2.2
砌体其他指标 3.2.5
弹性模量
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
摩擦系数
调整系数 3.2.3
施工等级调整系数
水泥砂浆和截面面积
砂浆强度等级的调整 3.2.4
基本设计规定
设计原则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4.1.4
两种荷载组合取最不利 4.1.5
砌体结构为刚体时,需检验整体稳定性 4.1.6
房屋静力计算规定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4.2.1 刚性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要求 4.2.2
各种方案计算方法
弹性方案 4.2.3
刚弹性方案 4.2.4
刚性方案 4.2.5
风荷载计算 4.2.6
上柔下刚多层房屋 4.2.7
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 4.2.8
转角墙端计算 4.2.8
无筋砌体构件
受压构件
承载力计算 5.1.1
影响系数的计算 附录D
注意:轴向力的偏心距e按内力设计值计算,且不应超过0.6y 5.1.5
构件高厚比 5.1.2
计算高度 5.1.3 有吊车的房屋,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 5.1.4
局部受压
局部均匀受压
承载力计算 5.2.1
砌体局部抗压提高系数 5.2.2
提高系数的最大取值 5.2.2-2
注意:未灌孔混凝土砌块砌体
局部抗压强度计算面积 5.2.3
梁端局部受压
无刚性垫块 5.2.4
注意:对于梁端下有壁柱,若梁端有效支撑长度伸入墙体中,需计算墙体翼缘面积
有刚性垫块 5.2.5 刚性垫块构造要求 5.2.5-2
垫梁局部受压 5.2.6
轴心受拉构件 5.3.1
受弯构件
受弯承载力 5.4.1
受剪承载力 5.4.2
受剪构件 5.5.1
构造要求
墙、柱允许高厚比
验算公式 6.1.1
注意:变截面柱 6.1.1注2
对于带壁柱墙、带构造柱墙 6.1.2
自承重墙修正系数 6.1.3
有门窗洞口墙修正系数 6.1.4
一般构造要求
材料等级要求 6.2.1
潮湿部位材料要求 6.2.2
独立砖柱截面尺寸 6.2.3
需设置垫块的跨梁 6.2.4
支承处需设置壁柱的梁跨 6.2.5
预制混凝土板支撑长度 6.2.6
预制梁端部应设置锚固件的梁跨 6.2.7
山墙处的壁柱 6.2.8
砌块砌体分皮错缝搭砌 6.2.10
砌块墙与后砌隔墙铰接 6.2.11
混凝土砌块房屋需要灌实的情况 6.2.12、6.2.13
留槽及埋设管道时 6.2.15
夹心墙 6.2.15 与叶墙间的连接 6.2.16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
伸缩缝最大间距 6.3.1
减轻顶层裂缝 6.3.2
减轻底层裂缝 6.3.3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 6.3.4
混凝土砌块房屋 6.3.6
砌体梁
圈梁
圈梁的作用 7.1.1
单层房屋 7.1.2
多层房屋 7.1.3 现浇混凝土楼盖 7.1.6
软弱、不均匀地基设置规定 7.1.4
圈梁构造要求 7.1.5
过梁
最大跨度 7.2.1
荷载计算 7.2.2
承载力计算 7.2.3
砖砌过梁构造要求 7.2.4
墙梁
尺寸规定 7.3.2
计算简图 7.3.3
荷载计算 7.3.4
承载力计算 7.3.5
托梁的正截面承载力 7.3.6
托梁斜截面承载力 7.3.8
墙体受剪承载力 7.3.9
托梁支座上部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 7.3.10
施工阶段托梁承载力验算 7.3.11
墙梁的构造要求 7.3.12
墙梁抗震设计 10.5
挑梁
抗倾覆验算 7.4.1 抗倾覆弯矩计算 7.4.3
倾覆点计算 7.4.2
挑梁下局部受压承载力 7.4.4
挑梁最大弯矩与剪力 7.4.5
构造要求 7.4.6
雨篷计算 7.4.7
配筋砖砌体构件
网状配筋砖砌体
受压构件符合条件 8.1.1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8.1.2
构造要求 8.1.3
组合砖砌体
面层组合砖
适用条件 8.2.1
T形截面构件 8.2.2
轴心受压承载力 8.2.3
偏心受压承载力 8.2.4
钢筋应力 8.2.5
构造要求 8.2.6
构造柱组合墙
轴心受压承载力 8.2.7
组合砖墙构造要求 8.2.8
配筋砌块砌体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基本假定 9.2.1
轴心受压承载力 9.2.2
当竖向钢筋仅配中间时 9.2.3
偏心受压承载力 9.2.4 大小偏心受压界限 9.2.4-1
T形、倒L形偏心受压 9.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偏心受力剪力墙 9.3.1
剪力墙连梁 9.3.2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构造要求
钢筋
钢筋规格 9.4.1
钢筋设置 9.4.2
钢筋锚固 9.4.3
钢筋接头 9.4.4
水平受力钢筋搭接锚固长度 9.4.5
最小保护层厚度 9.4.6
剪力墙
材料规定 9.4.7
剪力墙构造配筋 9.4.9
剪力墙设置边缘构件 9.4.11
连梁 9.4.12、9.4.13
柱 9.4.14
抗震设计
一般规定
房屋最大高度 10.1.2
抗震等级划分 10.1.3
多遇地震层间弹性位移角 10.1.4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0.1.5
砌体材料 10.1.6
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接头 10.1.7
蒸压砖砌体房屋 10.1.8
层数与构造柱
混凝土圈梁
无筋砌体
抗震承载力
砖石墙体 10.2.1
混凝土砌块墙体 10.2.2
沿阶梯形截面抗震抗剪强度 10.2.3
无筋砖受压 10.2.4
配筋砖砌体
抗震承载力
网状、水平配筋砖墙 10.3.1
砖砌体与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10.3.2
组合砖柱 10.3.3
材料和构造
网状、水平配筋砖墙 10.3.4
组合砖墙 10.3.5
墙梁 10.5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承载力计算
剪力墙截面复核 10.4.3
底部加强部位剪力设计值 10.4.2
正截面承载力 10.4.1
斜截面承载力
偏心受压 10.4.4
偏心受拉 10.4.5
剪力墙连梁
截面复核 10.4.8
剪力设计值 10.4.7
正截面承载力 10.4.6
斜截面承载力 10.4.9
构造措施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
墙厚 10.4.10
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 10.4.11
边缘构件设置 10.4.12
剪力墙布置 10.4.13
水平分布钢筋锚固和搭接 10.4.14
连梁构造要求 10.4.15
夹心墙自承重叶墙横向支承间距 10.4.17
圈梁设置 10.4.19
木结构
材料
木材
材质等级 3.1.2
胶合木结构构件设计用材 3.1.8
目测分级规格材的材质等级 3.1.11
木材含水率要求 3.1.13
钢材 3.2
结构用胶 3.3.1
基本规定
设计原则
设计使用年限 4.1.3
建筑安全等级 4.1.4
结构重要性系数 4.1.7
设计指标
木材强度等级 4.2.1
木材强度设计值和弹模 4.2.3
注意:调整系数
允许值
挠度限值 4.2.7
桁架受压杆件计算长度 4.2.8
长细比限值 4.2.9
原木构件 4.2.10
连接计算
齿连接
基本规定 6.1.1
单齿承载力 6.1.2
双齿承载力 6.1.3
保险螺栓验算 6.1.4
下弦杆截面验算
螺栓或栓钉连接
木构件最小厚度 6.2.1
螺栓单剪面承载力 6.2.2
木构件厚度不满足时 6.2.3
斜纹承压降低系数 6.2.4
螺栓排列 6.2.5
栓钉排列 6.2.6
构件计算
注意各种调整系数
轴心受力构件
轴心受拉
承载力验算 5.1.1
轴心受压
承载力验算 5.1.2-1
稳定验算 5.1.2-2
构件长细比 5.1.5
受压稳定系数 5.1.4
截面计算面积 5.1.3
刚度计算 4.2.9
受弯构件
单向受弯
强度验算
抗弯强度 5.2.1
抗剪强度 5.2.2
刚度验算 5.2.6、4.2.7
侧向稳定验算 5.2.1、附录L
切口要求 5.2.4 有切口抗剪承载力 5.2.5
双向受弯
强度验算 5.2.7-1
刚度验算 5.2.7-2
拉弯或压弯构件
拉弯承载力 5.3.1
压弯承载力
强度验算 5.3.2-1
稳定验算 5.3.2-2
侧向稳定 5.3.3
地基
基本规定
设计原则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0.1
设计内容
地基承载力计算 3.0.2-1
变形验算 3.0.2-2
稳定性验算 3.0.2-4
岩土工程勘察 3.0.3
荷载效应组合 3.0.4
分类及特性指标
岩土的分类
岩石的坚硬程度 4.1.3
岩体的完整程度 4.1.4
碎石土
分类 4.1.5
密实度 4.1.6
砂土
分类 4.1.7
密实度 4.1.8
粉土 4.1.11
粘性土
分类 4.1.9
状态 4.1.10
淤泥 4.1.12
红黏土 4.1.13
膨胀土 4.1.15
人工填土 4.1.14
物理性质指标
工程特性指标
指标内容 4.2.1
代表值 4.2.2
荷载试验 4.2.3
抗剪强度指标 4.2.4
压缩性指标 4.2.5
地基计算
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条件 5.1.1
高层建筑基础埋深 5.1.3
冻土地基埋深设计 5.1.7、5.1.8
防冻害措施 5.1.9
承载力计算
计算公式 5.2.1 软弱底层 5.27
基底压力 5.2.2 基底附加应力系数 附录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2.3
浅层平板荷载试验 附录C
深层平板荷载试验 附录D
岩石地基 5.2.6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由基础埋深和宽度的修正 5.2.4
注意:对于经处理后的地基 地基处理规3.0.4
由土抗剪强度的修正 5.2.5
稳定计算
圆弧滑动面验算 5.4.1
土坡坡顶建筑 5.4.2
变形计算
土的压缩性
压缩指数
压缩模量
一般沉降计算
变形允许值 5.3.3、5.3.4
规范沉降计算
计算公式 5.3.5
计算深度复核 5.3.6
计算深度 5.3.7
基坑土体回弹 5.3.9
浅基础设计
基础埋置深度
确定条件 5.1.1
高层建筑基础埋深 5.1.3
冻土地基埋深设计 5.1.7、5.1.8
防冻害措施 5.1.9
无筋扩展基础
基础底面尺寸:由承载力计算确定
基础高度:8.1.2 基础高宽比验算
墙下条形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
抗冲切验算
偏心距
地基净反力
验算公式 8.2.7-2、砼6.5.5
底板配筋计算 8.2.7-3
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柱下条形基础
构造要求 8.3.1、8.3.2
筏型基础
梁板式
基础平面尺寸要求 8.4.2
内力计算 8.4.10、8.4.11
截面承载力计算
冲切计算 8.4.5
受剪计算 8.4.5
局部受压计算 8.4.13
平板式
基础平面尺寸要求 8.4.2
内力计算 8.4.12
截面承载力计算
冲切计算 8.4.7
受剪计算 8.4.9
筏基内筒下的冲切计算 8.4.8
联合基础
矩形联合基础
梯形联合基础
桩基础设计
基本规定
桩基设计等级 3.1.2
承载力计算和稳定验算适用 3.1.3
沉降计算 3.1.4
桩基分类 3.3.1
桩基布置 3.3.3
特殊条件下的桩基 3.4
桩身裂缝 3.5.3
桩基计算
桩顶作用效应 5.1.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承载力
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
轴心受压桩 5.8.2
桩基成桩工艺系数 5.8.3
由土对桩的支承阻力
竖向承载力计算 5.2.1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2.2
考虑承台效应 5.2.3
不考虑承台效应 5.2.5
群桩基础
桩顶作用效应 5.1.1 宜考虑承台与桩基协同工作的情况 5.1.3
桩基础竖向承载力 5.2.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3.1
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附录Q
原位测试法
单桥探头 5.3.3
双桥探头 5.3.4
经验参数法
一般桩 5.3.5
大直径桩 5.3.6
钢管桩 5.3.7
混凝土空心桩 5.3.8
嵌岩桩 5.3.9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软弱下卧层验算 5.4.1
桩基沉降计算
沉降量计算 5.5.7
沉降计算深度 5.5.8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5.5.9
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
单桩水平承载力 5.7.1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5.7.2
其中,桩的水平变形系数、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5.7.5
群桩中复合桩基水平承载力 5.7.3
桩身承载力 5.8
桩基承台
受弯计算 5.9.2
冲切计算 受柱、墙的冲切 5.9.7
受剪计算 5.9.10
局部受压计算 5.9.15
构造要求 4.2
软弱地基处理
压实填土地基
压实填土的填料要求 6.3.2
压实填土的施工要求 6.3.3
压实填土的质量及压实系数 6.3.4
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 6.3.5
压实填土的边坡要求 6.3.6
换填垫层法
适用土层 4.1.1
垫层底面宽度 4.2.2
垫层厚度 4.2.1
垫层材料 4.2.5
垫层压实标准 4.2.6
垫层施工 4.3
强夯法
适用土层 6.1.1
强夯置换法 6.1.2
有效加固深度 6.2.1
夯击次数 6.2.2
经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0.4
复合地基
承载力计算
荷载试验法 附录A
估算法
沉降计算
柔性桩复合地基
办刚性桩复合地基